林逸另一只手緩緩抽出腰間玉柄佩劍,劍鋒在燭火下泛著冷光,卻不急著出鞘,只是將劍脊輕輕貼上公孫瓚脖頸:
“當年你率白馬義從大破烏桓,可還記得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如今董卓弒君廢立,你卻在此內耗,當真要讓邊塞兒郎恥笑?“
“而且我要對付你,易如反掌!”
帳內寂靜如死,唯有公孫瓚粗重的喘息聲回蕩。
袁紹手中酒樽懸在半空,袁術的帕子也忘了放下,所有人都盯著林逸那雙穩如磐石的手——那雙手既未顫抖,也未用力,卻仿佛掌控著生死。
公孫瓚脖頸貼著冰冷劍脊,喉結艱難滾動兩下,面上青筋突突跳動。
僵持良久,他突然仰頭大笑:
“好個林幽州!今日倒叫我想起當年你在黃巾兩大戰場,多次立先登、斬將、奪旗、陷陣之功,單槍匹馬便能在亂軍從中取敵將首級!”
說罷主動松開手腕,后退半步抱拳行禮,“是我莽撞,遼東國本屬于幽州管轄境內,某愿聽從林使君調遣!”
帳內眾人先是一愣,隨即響起此起彼伏的驚嘆。
袁紹眼神微動,將酒樽重重擱在案上,爽朗笑道:
“林使君與公孫將軍皆是棟梁之才,能齊心抗董再好不過!”
袁術撇撇嘴,掩著嘴嘟囔:"逞兇斗狠之輩。。。"
林逸收劍入鞘,目光掃過公孫瓚身后。
只見一名銀甲小將緊握長槍,身姿挺拔如青松,劍眉星目間透著英氣。
他心中一動,轉向公孫瓚問道:
“這位將軍氣度不凡,不知如何稱呼?”
公孫瓚面色稍霽,抬手示意小將上前:
“此乃我帳下趙云趙子龍,武藝出眾,曾率數十騎擊退數百烏桓騎兵。”
趙云上前拱手行禮,聲音清朗:
“末將趙云,見過林使君!”
林逸上下打量趙云,贊道:“站立時如蒼松翠柏,氣宇軒昂,果然是虎將!”
“公孫將軍,如今討董大業千鈞一發,某麾下雖有精兵,但良將難求。”
“聽聞趙將軍以一當百,若能暫借與我共破董卓,戰后必完璧歸趙,不知公孫將軍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