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中軍大營之中,一位身形魁梧的中年男子正佇立其間。
他身著厚重堅實的甲胄,那甲胄泛著冰冷的金屬光澤,似在無聲訴說著久經沙場的過往。
頭上所戴的盔甲,嚴絲合縫地護住頭顱,彰顯著其身份的不凡。
腰間,一柄寶劍斜掛,劍鞘之上紋路精美,卻又隱隱透露出肅殺之氣,仿佛隨時都會出鞘,飲敵之血。
而此刻,他的手中正握著一個對講機,此人便是南陽太守秦頡。
對講機傳來的消息,宛城西門五千黃巾軍援軍出城趕往清楓鎮(zhèn)方向。
按照事先計劃應,早已備戰(zhàn)的部隊,接收到黃巾軍援軍的消息,當即派出兩千人馬,五百騎兵,趕往清楓鎮(zhèn)的小山谷方向。
兩千援軍疾馳在通往清楓鎮(zhèn)的道路上,五百騎兵先行,鐵蹄揚起滾滾煙塵,如同一道黑色的洪流,向著戰(zhàn)場奔涌而去。
按行軍速度,這五百騎兵,半小時左右便能趕到清楓鎮(zhèn)小山谷處。
而對方五千援軍速度,趕往此至少還需要三個小時。
而此時的清楓鎮(zhèn),廝殺聲依舊震天,王烈率領的騎兵與護糧隊伍正在對潰散的黃巾軍追擊。
兵敗如山倒,潰散的黃巾軍,此時奪路而逃。
半個小時后,此時戰(zhàn)斗已經停止,戰(zhàn)場上尸橫遍野,鮮血將泥土染成了暗紅色。
林逸看著此時部隊情況,還剩余的兩百六十來騎和四百來步兵,和遍地的尸體,越發(fā)深刻明白這亂世的殘酷,人命如草芥。
而此時南陽太守秦頡所派來支援的五百騎兵也已經來到此地。
與王烈處部隊匯合,此時七百六十來騎和四百來步兵。
王烈當即安排,剩余四百來步兵,留下做好戰(zhàn)場清掃,轉移做誘餌的糧草回營等事宜。
接著率領剩下七百六十來騎,來青楓鎮(zhèn)小山谷處的山坡背面,提前來到高處埋伏。
兩個小時后,兩千援軍也已到達這附近并埋伏在兩側道路山林的背面。
有著帶著對講機的探子實時傳達消息,料敵先機的優(yōu)勢,黃巾軍的動向,皆在掌控之中。
隨著對講機傳來黃巾軍即將到達的消息,王烈安排到:“兩翼伏兵準備,放敵軍進谷再封死退路。"
緊接著谷口處突然傳來雜亂的腳步聲,五千黃巾軍舉著褪色的黃巾,魚貫而入,待黃巾軍尾部行至谷口后。
“放箭!”王烈當即下令道
弓箭手齊發(fā),箭矢密如驟雨點,落下時,黃巾軍如風吹麥浪般一片片倒下。
幾輪羽箭下,黃巾軍后軍成片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