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莫要小覷了林先生和黃壯士。”
“我雖不知林先生此前經歷,但能讓少主如此看重,想必有真才實學。”
“只是黃巾賊寇如今在南陽郡周邊四處流竄,我軍兵力有限,如何確保這誘敵之計能順利實施,還需從長計議。”
第四位將領一直沉默不語,此時也開口附和:
“不錯,若要引小股黃巾前來,就得選好地點,還要安排足夠的伏兵,既要保證能圍住賊寇,又不能讓他們察覺異樣。”
“再者,消息的散布也得講究方法,不能讓賊寇起疑。”
秦玄看向林逸,眼神中帶著幾分期待:“林兄,你對幾位統領所言,可有應對之策?”
林逸平常在大學期間,也沒少看兵法三十六計,古裝戰爭片,這其中三國電視劇就刷了幾遍。
類似的局勢分析推演,大框架十分了然,結合四位將軍所描述,當下便說道:
“諸位可知,為何賊軍六萬多人卻大部分困守宛城?”
不等眾人回答,林逸便接著說道:
“因為糧草,宛城雖囤積數萬石糧食,但六萬大軍每日消耗驚人,黃巾軍必然分兵外出劫掠——這便是誘敵之機。”
“前線太守一萬五千人,能把那么多黃巾軍,牽制在宛城中守城,可想而知黃巾軍與我軍對戰中也吃過不少虧,才會退守城中。”
“若全面開戰的話,黃巾軍此時也必然沒有必勝的把握。”林逸緩緩的說道
接著看了下四位統領的表情,信心十足的說道:
“黃巾軍沒有必勝的把握,每日糧草消耗量大,那么黃巾軍必然會分兵外出四處劫掠,”
“但又不敢動靜太大,那黃巾軍必然是小部隊,大批量的,散出兵力外出劫掠。”
“想必這也是秦兄這里留著五千兵力守城和清理周邊殘余作亂黃巾的原因,”
“不然此處守城有三千人左右便足已。”
四位將領互相對視皆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
秦玄目光灼灼,對于林逸在議事廳稱呼他為秦兄愣了愣,但也沒有啥不快,
撫掌大笑道:“林兄果然是個妙人,思維風格迥異,只言片語便能對局勢分析得如此透徹。”
接著便招呼眾人一起到議事廳后面內廳沙盤處。
踏入內廳,三丈見方的沙盤上,黏土塑成的山川河流與微縮城池錯落有致,
五色小旗星羅棋布,其中很明顯的兩種顏色的旗幟紅黃各自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