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賽花跟隨種山走進種師道的大帳,抱拳施禮道:“末將參加經略相公。”
種師道看著折賽花,笑了笑,道:“賢侄免禮,這里不是中軍大帳,不必拘禮。來坐下。”有對一邊站著的種山說:“上茶。”
折賽花坐下后對種師道說:“近日取得大勝,經略相公為何愁眉不展。”
種師道說道:“你說林沖今日私自出兵是該獎還是該罰?”
折賽花回道:“這個該賞該罰都應由經略相公乾綱獨斷,但是今日大勝對全體將士要有賞賜。雖說戰時不可飲酒,但是取得大勝金銀財帛不說,這個酒肉總是要賞下一些。否則獲勝不賞傷了將士們心。”
種師道聽了折賽花的提醒,猛然一驚。他總是想如果把西軍整頓成為未來可以抵抗金兵入侵的中華的棟梁軍隊,根本就沒想到今天的賞賜的問題。現在的西軍跟他想象中軍隊要求甚遠,但是要想改造這只軍隊卻不是一時之功。
種師道輕拍腦門,道:“多虧賢侄提醒,險些誤了大事。這樣你是軍師,你來主持賞賜的事情,你去找找世義,讓他幫忙采辦些酒肉,今天先賞賜一些酒肉,至于其他的金銀財帛,還有今天抓的俘虜,你來擬議章程,未來幾個月還有大仗要打,會有更多的收獲。這些收獲就按照你擬定的章程辦事。”
折賽花一看種師道對她這么重視,也是滿心歡喜,于是又說道:“經略相公所憂煩只怕不僅僅是林沖飲酒的事情吧?”
種師道說:“我倒想聽聽你這個女諸葛的見解。”
折賽花道:“以我愚見,一場算不上大的戰斗就俘虜了6萬人,這些戰俘的如何使其甘愿作為苦工、還有這些戰俘如何運往渭州、以及戰俘口糧,這才是經略相公所憂指出吧?”
種師道笑道:“這個女諸葛果然不同凡響,可有妙計。”
折賽花說:“有三策,可解經略相公之憂。”
種師道回道:“速速講來。”
折賽花此時微笑不語,看了一眼種山。
種師道說道:“種山不是外人,只管講來。”其實種師道不讓種山離去一是種山確實值得信任,而是這里畢竟是自己的寢帳,折賽花再怎么樣也還是個姑娘。
折賽花隨機就講了自己的三條對策,這三條對策后世稱為“秀州三策”,分別為收編、籌糧、押運三策。這三策經過不斷完善后,和后來形成的“賞賜之策”,逐漸成為西軍未來開疆擴土作戰時的基本策略。
作為21世紀穿越過來的大好青年,聽完折賽花的三策之后種師道冷汗淋漓,心想這三策也太過陰毒了,用21世紀的話說是太沒有人道主義了。他聽完以后面沉似水沒有表態。
折賽花看種師道的臉色不對急忙給種山使眼色。種山也明白了,急忙對種師道說:“老爺,茶要涼了。茶涼了就沒有味道了。”
種師道看了一眼種山,端起了茶杯,抿了一口,下定了決心。既然任何一個政權的崛起都要有人付出代價,那么自己就不能有婦人之仁。自己既然能夠穿越道這個時代,就應該肩負這振興中華的重擔。為了這個大目標,所有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于是輕輕說道:“種山說的對,茶涼了就沒有味道了。賢侄呀就按你說的辦吧。”
折賽花長出了一口氣,她真怕這陰毒三策惹惱了種師道。于是小聲說:“那我現在就去安排了。”
種師道愣了一下,說道:“明天吧,今天先讓將士們吃好喝好。”說完,種師道提筆寫了一幅手札給了折賽花,繼續說道:“這些事情你親自安排,這幅手札給你許你調動各方人馬,要確保萬無一失。”
折賽花覺得這個手札有萬斤之重,折賽花其實也是擔心,要是萬一三策有一策失利,朝廷要是追究下來種師道說不定會把自己推出去定罪。但是如今種師道賜給她這幅手札,她都不關心手札內寫的內容,因為這手札表明,種師道不會讓她折賽花單獨承擔責任的。這就是一種信任。另外折賽花也越來越感覺,種師道的所說的大富貴絕非到江南劫掠一些財物那么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