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賽段從混雙14決賽開始——林詩棟蒯曼對陣松島輝空張本美和。日本組合雖均未滿20歲,但已配合兩年,曾在去年世青賽中奪冠;而中國組合昨天剛經歷混雙惡戰,體力與精力都面臨考驗。提前到場時,我注意到蒯曼的球拍膠皮換了新的,膠面光澤均勻無磨損;林詩棟的膝蓋貼了深色肌效貼,顯然是為這場“抗日戰”做足了身體防護。看臺上,觀眾自發舉起“為國乒加油”的橫幅,國慶氛圍與賽場緊張感交織在一起。
17:50,雙方入場。林詩棟和蒯曼默契擊掌,眼神交流間透著信任;松島輝空與張本美和則在練習接發球,張本美和的反手快撕動作迅捷,與哥哥張本智和的風格頗為相似。挑邊結束后,我用中英雙語重申規則:“混雙實行五局三勝制,每兩分交換發球權,接發球方固定不變,發球時需交替站在左右半臺。”18點整比賽開始,日本組合進入狀態極快,張本美和的網前封網與松島輝空的中遠臺拉沖配合默契,僅用7分鐘就以11:3速勝首局。我在記錄本上標注“中國組合銜接失誤率20%,明顯處于緊張狀態,需調整節奏”,看出林詩棟和蒯曼還未適應對手的進攻節奏。
第二局中國組合調整戰術,蒯曼加強網前控制,連續封網得分;林詩棟的反手擰拉則精準命中對手正手空檔,很快以11:7扳平比分。打到第三局9:7時,張本美和發球時跺腳聲音過大,明顯干擾了蒯曼的接發球判斷,我立即舉手示意“發球違規,失分”。她連忙鞠躬道歉,調整后重新發球,但中國組合最終以11:9拿下這局。局間休息時,我發現林詩棟的鞋帶有些松動,立即提醒:“系緊鞋帶,混雙跑位頻繁,避免絆倒受傷。”他點頭照做,彎腰系鞋帶時,蒯曼在一旁輕聲安慰,顯然是在幫他緩解壓力。
19:45,中國組合以11:8拿下第五局,總比分3:2險勝晉級混雙4強。林詩棟喘著氣說:“太膠著了,對手的旋轉變化太多,接發球好幾次都判斷錯了。”我笑道:“你們的韌性更勝一籌,最后一局的關鍵分處理很冷靜,繼續加油。”這時,看臺上突然響起歡呼——原來是孫穎莎剛從訓練館趕來,得知林詩棟蒯曼晉級后,興奮地揮舞著國旗。
10月1日
傍晚
19:00
首鋼園體育館·1號臺
最后一場執裁任務是男單32強賽:王楚欽對陣安德斯·林德。作為本次賽事的男單三號種子,王楚欽的表現備受關注,而丹麥選手安德斯·林德雖世界排名僅68位,但正手進攻力量強勁,曾在去年挑戰賽中爆冷擊敗過世界排名前20的選手。提前檢查器材時,我發現王楚欽的球拍膠皮張力43度,符合賽事標準;林德的球拍則是標準配置,膠皮邊緣貼著嶄新的防護貼,顯然是為這場比賽特意準備的。
19:15,比賽開始。首局王楚欽進入狀態極快,反手快撕連續命中對手空檔,以11:6輕松拿下。但第二局風云突變,林德的側旋球打亂了王楚欽的節奏,通過正手爆沖連續得分,以11:8扳平比分。打到第三局8:7時,王楚欽的發球被副裁指出“頭部遮擋”,我立即判罰“發球違規,失分”。他提出鷹眼挑戰,回放畫面顯示發球時頭部確實阻擋了林德的視線,挑戰失敗。這記判罰明顯影響了他的心態,后續幾球頻頻出現失誤,最終以9:11再丟一局。
第四局王楚欽雖奮力追趕,一度將比分追至7平,但關鍵分上的正手進攻失誤不斷,最終以7:11告負,總比分1:3爆冷出局。簽字時他臉色凝重,筆尖在記錄表上停頓了幾秒才落下名字:“今天狀態不好,發球細節沒處理好,被對手抓住了漏洞。”我想起他昨天混雙比賽中的出色表現,輕聲安慰:“職業選手難免有狀態起伏,重要的是扛住壓力,回去好好調整。”他點頭,背著球拍默默離開,背影在燈光下透著失落,場邊的球迷仍在大喊“大頭加油”,試圖給他鼓勵。
10月1日
晚上
21:00
首鋼園運動員休息室
卸下裁判服換上便裝,我剛走進休息室就被孫穎莎叫住。她和蒯曼、林詩棟坐在沙發上,桌上擺著能量棒、香蕉和礦泉水,氣氛有些沉重——大家都知道了王楚欽出局的消息。“葉姐,快來坐。”孫穎莎招手,聲音比平時輕了些,手里還攥著未喝完的運動飲料。
“今天混雙打得不錯,最后一局頂住了壓力,很不容易。”我先開口打破沉默,目光轉向林詩棟和蒯曼。林詩棟撓撓頭笑了:“剛開始太緊張了,第一局輸得太快,后來慢慢找到節奏。不過張本美和的網前真厲害,好幾次都封得我沒反應過來。”蒯曼在一旁補充:“下次得更果斷點,有幾個網前機會球沒抓住,差點被對手翻盤。”
提到王楚欽,孫穎莎嘆了口氣:“他今天太急了,被裁判判了發球違規后,心態明顯沒調整過來,后面的球打得越來越緊。”林詩棟附和:“林德的正手確實超水平發揮了,好幾記爆沖都很刁鉆,不過大頭也確實不在狀態,平時他的反手能防住的。”我想起王楚欽左手發球容易遮擋的問題,提醒道:“他左手發球的動作細節還得再優化,現在wtt對發球判罰很嚴格,一點遮擋都可能被抓。”
正聊著,陳垣宇和周啟豪走了進來,手里拿著剛打印的技術統計單。“安諾姐,我們明天男雙對新加坡組合馮耀恩郭勇,剛看了他們的比賽錄像,得好好準備。”陳垣宇興奮地說,暫時沖淡了休息室的沉重氛圍。周啟豪點頭:“他們的雙打銜接很流暢,網前控制也強,我們得加強跑位配合,減少失誤。”
休息室的燈光柔和,窗外的夜空不時綻放煙花——國慶的慶祝還在繼續,而賽場的拼搏從未停歇。我整理好今天的記錄本,15場比賽,6次鷹眼挑戰(4次成功,2次失敗),5次發球違規判罰,2次場地清理,每一筆都是選手成長的印記。看著眼前這些為夢想拼搏的年輕人,我知道短暫的失落過后,他們又會滿血復活。明天的16強賽,新的挑戰正等待著他們,而我會繼續用精準的判罰,守護每一寸賽場的公平,見證他們的熱血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