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領
“日日是好日”,據說這句話出自禪宗云門宗大師云門文偃之口。還有宋代無門慧開禪師有詩云: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p>
這一句話和這一首詩都告訴我們,只要有一顆平常心、心無雜念,放下一切地執著。我們就會感到生活中年年是好年,月月是好月,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了。因為春天里有百花盛開,秋天里有圓月輝映,夏天里有涼風吹拂,冬天里有雪景放光彩,這些都是很好看的風景。所以一個人在晴天時,則要愛惜晴天;在雨天時,則要愛惜雨天;有樂趣時,理應快樂些,沒有樂趣時,也要想辦法快樂起來,這就是快樂的最高境界。
也許有人會認為人生有許多的無奈,生命中有時也充滿了痛苦的悲劇。像夢想地破滅、升遷地受阻、生病地痛苦、情人地背叛、英雄無用武之地、老來地衰老和死亡……這些天災人禍常常使人愁容滿面,痛苦萬分,還怎么能夠說“日日是好日”呢?這只能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愿景罷了。
所以凡人也要修心,在自已大徹大悟后,才知道人生就是讓人來品味的。什么酸甜苦辣、什么悲歡離合、連喜怒哀愁都是人生的百味,都值得我們去體驗去品味了。而并非僅僅去體驗甜蜜和快樂,幸福和安康了。因此,面對痛苦和別離,這些人生都無法逃避的天災人禍,我們也能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它去接受它了。
比如林長風,在兒子和兒媳婦兒出車禍死了后,一般人肯定扛不住悲傷而被壓垮了。但是他的小孫子還活著,這就給了他無窮的希望。正如大文豪歌德所說:
“希望是不幸之人的第二靈魂?!?/p>
正因為林長風的小孫子還活著,幼小的他還躺在醫院的病床上等待著親人地疼愛。但是不幸的是,他的爸爸媽媽為了搭救他幼小的生命雙雙已經死去了。所以作為他爺爺的林長風,因為小孫子還活著,給他帶來了無窮的希望,同時也是一種無法逃避地責任。
所以悲傷過度的林長風,他發現自己再也沒有任何理由丟下小孫子不管,一個人繼續在喪去兒子和喪去兒媳婦兒地悲傷中消沉下去了。為了兒子的一家三口,只有唯一活下來的小孫子,林長風也應該擦干眼淚振作起來,勇于擔起撫養幼小孫子長大成人的責任了。
于是,林長風馬上趕到醫院,小孫子一句哭喊,幾乎讓他破防了。因為小孫子哭喊著向他叫道:
“爺爺,我要爸爸媽媽,他們都不理我了嗎?也不來看看小峰了(原來林長風的小孫子叫林小峰。)”
但是林長風忍住悲傷地撫摸著小孫子的頭兒說道:
“小峰乖了,跟爺爺回家去!爺爺給你做好吃的,爸爸媽媽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不方便再回來看你了!”
“爺爺,爸爸媽媽還會回來嗎?”
“爸爸媽媽太忙也許不再回來了吧?”
“那我長大了就去找爸爸媽媽了!”
“這……”
林長風始終忍住悲傷,他瞞著小孫子還是不敢承認說他的爸爸媽媽已經死了,永遠再也不能回來了。即便是他長大,也永遠再也找不回來爸爸媽媽了。只因小孫子還太小,他沒有明白爺爺口中的“很遠很遠”,到底是個什么意思了。
不過林長風又想到,這樣也好,反正小孫子現在什么也不懂,能夠瞞著一時就瞞著一時吧?但是,小孫子也會長大的,他終將會明白爺爺騙了他,這個謊言能夠維持小孫子多久的美好愿望呢?他想他長大了,就可以去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找回爸爸媽媽了。但是,林長風已經管不了這么多,死者已死,祈禱他們早日安息,早登西天極樂世界吧!活著的人,還要負重前行了!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塵世間有太多悲慘的事兒發生。但是活著的人,只有選擇放下或者遺忘,輕裝上陣,把苦難踩在腳下,繼續向前行永不停息了!所以,林長風抱著小孫子,一路安慰著他幼小的心靈就回家了。
從此以后,本來已經退休的林長風,他原本打算含飴弄孫地安度晚年。只因兒子和兒媳婦兒出車禍,又雙雙去世了,只留下他們倆的唯一的幼子。所以作為爺爺的林長風,又不得不挑起撫養小孫子長大成人的重擔了。
因為林長風知道他現在是小孫子唯一最親的人,他沒有任何理由不負擔起這個責任。即便是林長風一身疲憊,心力交瘁,他也只能負重前行了!他要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了!林長風要發揮出他自己最后的一份光一份熱,因為有小孫子這一傳承香火的大希望。他要堅強,他要堅持地把小孫子撫養長大成人不可。
正如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雄心壯志了!因此,已經退休的林長風,他毅然決然地利用他的業余愛好侍弄花草地特長,應聘到街道辦管綠化的辦事處做了一名年過花甲的花農了。經歷過家庭幾次慘痛的悲劇,林長風已經大徹大悟了,一些人或事兒只有既往不咎,也只能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