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足足半個時辰的時間,徐光啟這才終于將卷軸上面密密麻麻的內容念完。
在這漫長的半個時辰里,殿內安靜得落針可聞,官員們都全神貫注地聽著。
有的人則若有所思,微微皺眉,顯然是在仔細琢磨著改革措施中的各項要點。
等徐光啟停下來后,他微微躬身,退回到原來的位置。
此時,宮長安掃視了一圈眾人,神色沉穩,開口說道:
“接下來,你們對這改革措施若有什么疑問,或者覺得哪里有所不妥的地方,都無需顧慮,盡管提出來。
本王召集諸位前來,就是希望能集思廣益,讓這改革舉措更加完善,真正造福北郡……哦不,如今應稱北國了。”
宮長安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卻又帶著幾分期待,仿佛在等待著眾人能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為北國的未來發展出謀劃策。
殿內眾人面面相覷,一時之間,竟沒有人率先開口打破這短暫的沉默,氣氛略顯凝重。
片刻之后,只見人群中一位身著深灰色官服,頭戴烏紗帽的督丞出列。
他神色恭敬,朝著宮長安拱手作揖,態度誠懇地問道:
“王爺,北郡改北國,如此重大之事,不知是否已經于朝廷申請?”
這一問,瞬間將眾人心中的疑惑給挑明了,畢竟這關乎到北國日后能否名正言順地立足。
宮長安聽聞,臉上露出從容不迫的神情,不慌不忙地開口說道:“此事李督丞不必擔心。
北郡雖說地域相較于其他大郡偏小,然而卻獨立于大夏十三州之外,有著特殊的地理位置。
況且,北郡緊挨著蠻族王庭,一直以來承擔著抵御邊境的重要職責。”
宮長安微微停頓,目光掃視著在場眾人,接著說道:“朝廷對于北地的局勢了如指掌,巴不得北地建立王國,自行抵御蠻族,為皇朝減輕邊境壓力。
如此一來,大夏北面有北國抵御蠻族,東北方向有齊國抵御大峪皇朝,西北邊有涼國抵擋大岐,南部又有趙國鎮壓倭人。
這樣,皇朝便只需專心討伐大乾。如此局勢,對于大夏皇朝而言,百利而無一害,陛下又怎會不準許呢?”
宮長安條理清晰地分析著各方局勢,言語間盡顯對大局的掌控,仿佛這一切都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中。
聽到這番解釋,在場眾人心中的疑慮似乎消去了幾分,紛紛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而且宮長安猜測,很快幾位皇子也會紛紛分藩建王國。
督丞眉頭緊鎖,眼中滿是憂慮,再次恭敬卻又急切地對宮長安說道:
“王爺,北國土地盡歸王府,這,只怕會引起慌亂!”
他深知土地對于百姓和地主的重要性,如此大規模的變動,必然會掀起軒然大波。
畢竟,一旦收回土地所有權,那些依靠土地剝削為生的地主們,利益將會受到極大的沖擊,他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而老百姓們,長久以來習慣了現有的土地模式,突然的改變,也很難讓他們輕易接受,不同意也是極有可能的。
“本王之所以這么做,就是為了遏制北國以后大地主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