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基走后,曹叡又召見了散騎常侍王肅。
王肅推薦的自然是羽林郎辛敞。
再那之后,曹叡就沒再召見任何人,而是獨自坐在龍榻上扶頜而思。
三個人三個人選。
王基是王凌故吏,他推薦的令狐愚乃是王凌外甥,另外令狐愚也是并州人。
王肅是羊家姻親,羊家又是辛家姻親。
所以這兩人的舉薦意圖倒是很明顯。
可是孫資是為了誰呢?
孫資乃是并州人,跟高柔家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去,難不成還真是出于公心?
曹叡索性不去想這些,他只是感嘆,一個小小的太守之位竟一時引來三方角逐。
若是如此放任下去,不僅是各州郡為人才定品的權(quán)力掌握在這些世家手里,日后就連朝中要員的任命都要被他們把持。
曹叡思索了好一陣子,忽然冷笑一聲,隨即起身回宮。
幾日后,新任上黨太守的人選終于敲定。
陽平太守孫禮,遷任上黨太守。
。。。。。。。。。。。。
青龍二年,正月。
新任上黨太守踩著年關(guān),前來赴任了。
對于這個任命是誰也沒想到的事。
當(dāng)然,夏侯獻并不清楚在這之前的候選人里有哪些人,也懶得管他們背后的支持者又是誰。
反正自己的計劃是落空了。
不過事已至此,對于廟堂諸公來說也能接受,畢竟從孫禮的履歷來看,他可稱得上是個太守專業(yè)戶。他曾就任過山陽郡、平原郡、平昌郡、瑯邪郡、陽平郡等諸多地方。
其實朝臣們也能看得出來,天子曹叡是有意為之。
因為孫禮甚至連寒門都算不上,是真正從底層摸爬滾打起來的。
但對于夏侯獻來說,這真算是歪打正著!
若是按原計劃扶持辛敞來做這個郡守,頂多是作順?biāo)饲椋皇莻€守成之舉,辛敞也有才能,但還需時日培養(yǎng)。
而孫禮就不同了,他是真正的實干家且是有生力量。
所以趁著自己正好要去上黨的契機,夏侯獻決定順便以行郡的名義去和孫禮結(jié)交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