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這封“等我”后,接連數月,江箐珂都再未收到李玄堯的信,谷豐也一樣斷了音信。
她與喜晴這一等,就等了半年之久。
而這半年內,西齊、西燕、羌匈三國同盟因內訌瓦解,西延邊陲線上戰事也因此少了許多。
年初之時,八歲大的李淶沅被冊封為太子。
兩月后,京城傳來國喪消息。
新帝李錚在位不到一年,便因病駕崩。
藺太后推太子上位,正式開始垂簾聽政。
眼看著世家大族藺氏權傾朝野,篡國野心昭然若揭,諸多李姓藩王對此憤懣難平,心生抵觸,遂開始拒絕納貢,擁兵自重,廣擴封地。
然內患未解,大周南疆又戰火驟起,敵軍勢如破竹,接連攻下數座城池,大有繼續北上之趨。
國勢岌岌可危之際,京城來了調兵急詔,命西延立刻帶領十萬江家大軍支援南疆。
屋漏偏逢連夜雨,西齊和西燕嗅到味道,再結同盟,頻頻挑起戰事。
江止只能留下鎮守西延,由江箐珂與李朝三帶領八萬大軍趕赴南疆。
一個月后,江箐珂剛到南疆江陵,就被急調到其他關城。
益州城。
正值盛夏時節,空氣里熱浪灼人,遠處的事物都在烈日下扭曲。
江箐珂與李朝三站在城墻上,望著不遠處的密林。
密林里炊煙裊裊,正是敵軍駐扎的營地。
李朝三同益州節度使問道:“來的路上聽說挑起戰事的不是南越國,不知這群敵軍到底是什么來頭?”
益州節度使撐著把黑色油紙傘,同江箐珂和李朝三細細言說。
“本是蠻苗那邊一個不起眼的小族落,名叫黑峒寨,與其他周邊部族一直依附南越國而存。”
“可惜南越國君殘暴無德,百姓水深火熱,苦不堪言,去年爆發了幾場叛亂。”
“這黑峒寨也不知得了什么高人指點,吞并其他周邊部族,收容戰亂流民,于亂局之中趁勢崛起。”
“此族落吞并南越大半國土還不夠,最近又開始對咱們大周虎視眈眈。”
江箐珂不免好奇道:“可知曉對方的頭領是誰,行事是什么作風?”
益州節度使回:“對方的頭領倒不起眼,就是蠻苗部落一個年近七十的老者而已,真正厲害的另有其人。”
江箐珂和李朝三異口同聲。
“誰?”
益州節度使神色凝重而認真,且言語之間帶著幾分傾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