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寶苦笑道:“還扇子,我能活著就不錯了。快給我弄些吃的吧。”
“好,好“,王寅急忙把石寶讓進了一家飯店。
石寶面對桌子上的一堆肉食,風卷殘云的吃了起來。王寅看到石寶的樣子道:“你多少天沒吃飯了。”
石寶吃了些飯食定了定神,道:“先別問我,圣公不是派你道太湖聯絡混江龍嗎?你怎么到了西夏了。”
王寅道:“我和龐萬春交好,我們一起到了太湖。結果我們發(fā)現混江龍已經秘密接受西軍的招安了。于是我根本沒有跟混江龍見面,想到如果這就返回杭州也沒什么意思,于是就跟著龐萬春道夏國借兵了。”
石寶道:“這西夏國主怎么說?”
“哎呦,你小點聲。”王寅趕緊示意石寶,然后警惕左右環(huán)視四周,發(fā)現沒有人注意才送了一口氣。他小聲地對著石寶道:“這里可不是咱們大宋,什么西夏國主的,說出去要殺頭的!”
石寶道:“怎么稱呼他。”
王寅道:“稱他為大夏皇帝。這個大夏皇帝好生了的,夏國給他治理的國力蒸蒸日上,只是這里人煙稀少。就這個興慶府,雖說是夏國國都,人口還不足10萬。聽說這個夏國人口不足100萬。”
石寶道:“大夏皇帝答應出兵了嗎?龐萬春又怎么樣了。”
王寅道:“我和龐萬春開始跟大夏皇帝借兵,他們根本不知道咱們永樂政權是怎么回事,圣公給他們寫的文書他們也不認。我和龐萬春也沒有辦法。但是這個大夏皇帝也沒為難我們,只是說夏國缺人,不讓我等回去而已。”
石寶道:“你們現在做什么營生。”
王寅道:“西夏有個一品堂,專門給皇室做些家具、器物。我是木匠、龐萬春是漆工,咱們的手藝豈是這些黨項人能比的。我二人做到東西得到了皇帝的賞識,還賞了我一匹白龍寶馬,現在我二人在一品堂做了個小官,也落得逍遙自在。”其實王寅不知道的是一品堂不僅是一個給皇帝采辦貨物的機構,還是受命于皇帝的情報機關,有點像種師道的錦衣衛(wèi)。
李乾順賞賜王寅的寶馬,是高昌國進貢寶馬,能夠日行800里。李乾順之所以把這個寶馬賜給王寅,并不是他多么喜歡王寅的那些家具器物,而是相馬之人說這匹寶馬的主人必然死于箭下,所以李乾順雖然喜歡這匹白龍寶馬,卻是不敢騎。這回找到了機會賞給了一個“外人”。
石寶有些惱怒,道:“你二人皆是我永樂朝的大將,居然在此茍且偷生,不覺羞恥嗎?”
王寅道:“那又如何呢?”
石寶道:“需盡快借到強兵,否則圣公危矣。”其實石寶也不是真的對方臘忠心耿耿,如果是那樣他就不會從杭州出逃,他只是想在這亂世中博取一份功名利祿,能夠封妻蔭子,光宗耀祖。
王寅道:“此地離杭州千里之遙,就是借到兵又能怎么樣?”
石寶道:“我一路走來,經過了秦鳳路和永興軍路,發(fā)現那里的西軍都去出征江南了。如果能夠借到兵馬,我等可以在攻取這兩路。圣公能夠在杭州稱帝,我等就不能在京兆稱王嗎?”
王寅道:“你竟然又如此想法,就不怕圣公震怒。”
石寶笑道:“你要是忠于圣公,只怕也不會在這里做家具了吧。”
王寅道:“圣公到了杭州變了,只是重用方氏宗親,讓我等好不傷心。”
石寶道:“我若在西北成就事業(yè),絕不虧待二位弟兄。再者說我只是想在京兆稱王,又不是稱帝。只要西北有變,就可以吸引西軍北返,那時候也可減輕杭州的壓力。”
王寅道:“如今大夏皇帝都不信我,如何借的到兵馬?”
石寶道:“只要能夠見到大夏皇帝,憑我三寸不爛之舌定可說服皇帝。”
王寅道:“要想見到大夏皇帝,也是不難,三日后就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