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玄根據目前已經完成的神像存量估算,明天晚上,就可以將鎮里下的三十尊木雕神像的訂單完成了。
隨著刻刀紛飛,張玄再次進入專心雕刻當中。
隨著街上傳來“當……當……”的打更之聲,張玄抬起頭來,看著桌子上已經完成的五尊門神神像。
或許可以嘗試雕刻一尊關公神像,張玄想到下午心底起的念頭,怦然心動。
拿著刻刀,張玄心底回憶前世記憶中的關公形象。
因為關公在民間的地位異常高,尤其前世的南方,祭祀關公的氛圍非常高,所以也就導致了關公的形象特別多。
有坐式的關公像,也有立式的關公像;而且無論坐式、立式,也有多種形象。最常見的就是持刀的方式多種多樣,有刀頭向上的拄刀式,也有到頭向下的持刀式,還有刀頭向前的拖刀式,等等。
各種關公的形象在張玄的腦海中劃過,最后一尊關公刀頭向上的拄刀式的立式形象停留了下來。
腦海中回憶著關公神像的各種細節,張玄手中的刻刀開始上下翻飛。
片刻后,一尊關公神像就出現在了張玄眼前。
只見這尊雕像,丹鳳眼雙目圓睜,臥蠶眉斜飛入鬢,五縷長髯飄灑前胸,青龍偃月刀殺氣騰騰,端的是八面威風,好一尊關圣帝君臨凡。
關公的崇拜始于北宋,興于明萬歷年間,最終在晚清達到巔峰,甚至與孔子并稱。孔子為“文圣”,關公為“武圣”。
清朝光緒年間,關公封號達到二十六個字:“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圣大帝”。
隨著神像雕刻完成,張玄拿起刻刀,在神像背后雕刻下:“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圣帝君”。
張玄用的是關公在明朝萬歷年間的封號,沒有采用清朝的封號。在張玄看來,明朝給的這個封號更加合適。
伴隨著神位名號的刻下,虛空中又是一聲炸響。
張玄的天眼之下,無邊無際的玄黃之氣再次凝聚翻滾,片刻后滾滾而下,將張玄包裹在內。其中的大部分沒入張玄的身體,還有稍小一部分進入神像內,還剩下極小的一部分沒入刻刀、桌子,以及張玄懷里正在熟睡的小貍花平安體內。
睡夢中小貍花平安,舒服的拱了拱身體,似乎找了一個更舒服的位置,睡得更加香甜。
張玄的天眼之下,此時的臥室之內,已被玄黃之氣填滿,室內的一切都沐浴其中。
手中的關公神像,在玄黃之氣的灌注之下,整尊神像已經變成了功德之寶,內外滲透著玄黃之光。
這正是:張玄為國封神位,關圣異世欲顯威。
喜歡詭異橫行:我在異世敕封神明請大家收藏:()詭異橫行:我在異世敕封神明